深圳2035年规划蓝图要来了!未来深圳又要大变样!

发布时间:2019-09-01 21:14:19 文章来源: 浏览量:6777

先来看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给深圳的目标:

1.jpg

2035年深圳要变成什么样?

这份规划描绘出清晰蓝图

据深圳卫视深视新闻(记者 聂双双 朱思宇)报导: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目前,我国的国土空间规划是“多规合一”,也就是说,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

作为一座新兴城市,深圳的规划和建设历来备受人们关注。经过近40年的发展,深圳已经成为我国人口密度最大、地均产值最高、国土面积最小的“超大城市”。作为城市下一步发展空间方面的纲领性文件,《深圳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目前正在紧锣密鼓的制定当中。


近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指出,深圳要在2035年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明确提出深圳要坚持生态优先,加强陆海统筹,严守生态红线,保护自然岸线,并且要深化自然资源管理制度改革,创新高度城市化地区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利用模式。

面对更高的要求,深圳直面发展的困境与挑战,这轮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将城市治理问题纳入其中,描绘出更为清晰的城市发展蓝图。目前该规划已经进入了研究编制的关键阶段。

2.jpg

8月31日,《深圳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受聘仪式暨第一次专家咨询会在深圳五洲宾馆举行。包括闫小培、李晓江、徐扬生、陈湘生等在内的19位国内知名专家,受聘为深圳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涉及规划、国土、海洋、生态等多领域,他们将发挥技术指导和咨询决策作用,全过程全方位指导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

3.jpg

会上,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局长王幼鹏介绍了该规划的编制工作情况,编制项目组汇报了规划编制思路和初步成果。

《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编制思路:

确定四个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目标

强化城市的区域核心引领,实现更高质量的协调发展;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实现更有效率的集约发展;

提升人居环境与城市品质,实现更加公平的和谐发展;

保障生态环境与资源安全,实现更可持续的健康发展,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支撑、落实城市战略定位。

探索高度城市化地区自然资源保护新模式

总规从描绘宏伟蓝图转为城市问题治理,直面深圳市发展的困境与挑战,更加注重城市发展的韧性和可持续性。更加关注全球气候变化、极端性气象灾害、水资源与能源供应对城市安全的影响,更加关注民生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短板,更加关注资源环境承载等国土空间开发保护面临的约束条件,探索高密度超大城市的城市治理模式。

构建全域国土空间生态格局

立足于区域生态安全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充分发挥区域绿地和水系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支撑作用,以山水林田海为基底,以生态廊道为隔离,突出“城海融合、蓝绿共生”的全域生态系统特点,构建完整的全域生态网络空间结构。

加强生态修复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一是依据全域生态网络空间结构,强化基质生态斑块的完整保护,着力推动生态廊道、生态节点的修复建设;

二是发挥河湖水系与湿地对生态系统的裙带串联作用,依托自然、连续、开敞的主干河网水系廊道织补山、海、林等生态斑块;

三是深入推进流域综合治理,实施重要海域整体保护修复;四是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按照系统修复、分类施策、因地制宜的原则,统筹自然资源要素,实施重大系统性生态修复工程。

探索高度城市化地区自然资源保护利用的新模式

通过规划引导优化林地、湿地的空间布局,提升自然资源的游憩功能品质,让森林拥抱城市,让城市走进森林,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让森林入城,让湿地入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创新高度城市化地区自然资源保护模式,在全国率先形成生态示范。

考虑我市耕地资源和社会经济的实际情况,按照现代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特点特点,以耕地保护利用核心,探索现代都市田园建设,充分发挥耕地优质的农产品生产、科普教育、休闲体验、文化创意及景观等多元功能,构建多功能复合的现代都市农业,打造“深圳现代都市田园新名片”。

增强核心引擎功能  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推动区域重要发展平台和重大交通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任务落地见效,大力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要素高效便捷流动,发挥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的引领作用,促进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带动区域更高质量的协同联动发展。

具体举措:

一是共建粤港澳世界级一流湾区,以大都市圈为规划视角,以区域协同发展为重要规划内容,发挥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作用,促进深港深度合作,优化湾区中心城市分工协作,强化对珠三角外围辐射带动。

二是积极推进深莞惠都市圈建设,充分发挥湾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创新区域合作模式,培育新兴增长极和重点功能区。

三是一体化建设深汕特别合作区,高标准推进合作区规划建设和管理运营,全面完善合作区城市功能,推进科技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向东辐射节点、现代化国际性滨海智慧新城。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打造具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的现代产业体系,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优势,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发挥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的关键作用。

优化创新资源配置,重点补足创新链短板,推进一批重要发展平台建设。以创新空间引领构建高效的城市资源配置体系,有效推动创新要素合理配置、自由流动,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高质量发展,

坚持陆海统筹 通过陆海联动 加强陆海空间耦合和管控

实行陆海“大资源”的整体规划管控和资源配置,强调海岸带地区的陆海空间耦合作用,以海岸带为重点促进陆海功能协调与一体化发展,促进滨海资源的高效利用。深化研究海岸带地区陆域防灾减灾系统,通过加强海岸带地区陆域管控,形成符合自然规律的城市缓冲地区,有效保障城市功能和海洋生态安全。

划定功能分区,实现海岸带统筹协调。将原有的陆域、岸线、海域分头管理模式转为海岸带统筹管理,划分陆海主体功能区,生态空间强调生态保育优化,保障城市安全;生活空间强调公共优先,提升城市品质;生产空间强调产业集聚,促进产城融合。

加强海岸带建设管控,缝合陆海公共空间。结合不同岸段的生态敏感性和市民亲海诉求,划定海岸带建设核心管理区和协调区,实行刚性退线、分级分类管控。

划定统筹单元,层层推进陆海统筹。借鉴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经验,探索编制陆海一体的空间详细规划,从功能布局、配套设施、道路交通等方面综合考虑陆海需求,形成陆海整体空间格局。

弘扬特区人文 塑造具有深圳特色的现代城市文明

历史遗存保育

探索符合深圳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系统整合、充分挖掘并保护各类历史文化遗产。创新完善保护与活化利用制度与机制,深入挖掘文物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鼓励历史风貌区和历史建筑的活化利用,创新探索多元历史建筑功能活化模式,延续历史文脉。

文化名片打造

进一步弘扬开放多元、兼容并蓄的城市文化和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和粤港澳大湾区人文精神,通过系统规划、精细化设计,把分散的文化资源整合串联集聚起来,打造移民文化、改革开放文化、先锋创意文化、海洋文化、历史文化融合一体、具有深圳特色和韵味的城市文化品牌。

景观风貌塑造

依托于独特的自然地理空间格局和生态基底,进一步塑造“山、海、城”整体景观风貌。统筹各类空间资源,尊重自然生态禀赋,整合特色人文要素,彰显海洋文化特色,促进陆海文化融合,塑造形成山海贯通、可感可游、连接城市与自然的整体景观风貌。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树立民生幸福标杆

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完善“租、购、补”三种渠道和供应“市场商品住房、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公共租赁住房”四类住房,建立适应人口结构变化趋势的住房供应体系,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优化居住空间布局,改善居住环境品质,加大居住空间供给。

打造均衡共享、优质特色的公共服务体系

教育设施方面,多渠道保障基础教育学位供给,高标准办好学前教育,扩大中小学教育规模,高质量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优化高校规划布局。医疗卫生设施方面,大力发展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促进医疗资源布局均衡化发展。文体设施方面,规划一批兼具深圳特色和国际化水平的标志性重大文体设施,打造一批体现城市影响力的地标性公共文化建筑精品。

交通市政方面,围绕城市枢纽为核心,构建富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综合交通体系,构建区域协同、开放共享的市政设施体系。

培育社区中心,差异化配置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构建环境友好、设施完善、活力多元的十五分钟社区生活圈。

打造高品质城市开敞空间

完善“自然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三级公园体系,合理布局公园,完善绿道建设、推进碧道、森林步道规划建设,加强开敞空间连通度,进一步提升公园绿地、广场等开敞空间的可达性和便民性,发展立体绿化,提升开敞空间品质。

探索破解小地盘超大城市的资源困境

探索从单一到多元的空间再造

一方面,以重点更新单元、较大面积产业空间整备片区的方式,推动以城市更新、土地整备为主导的存量用地成片连片开发,促进片区功能整体提升。另一方面,用好用足“专项工具箱”,打出“组合拳”,强化各方式之间的统筹和融合,综合运用城市更新、土地整备、棚户区改造、违法建筑处置、闲置用地处置等存量空间再开发实施手段。

探索从二维到三维的空间管控

鼓励三维立体空间复合利用,坚持立体开发,统筹地上地下空间利用,适度引导建筑功能置换,提升建筑空间使用弹性,实施密度空间分区管制,实现城市建设用地塑造资源紧约束地区高品质的国土空间。对重点片区进行城市设计,进一步挖掘城市空间的三维利用效率,提升品质效益。

探索从市域到区域的空间协作

积极推进与周边城市空间协同发展,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公共服务共享共建,加强科技产业科技创新。打造深圳“飞地型”新城区,加强合作区与深圳一体化发展,增强合作区对深圳高端产业要素的吸引力与承载力,完善合作区综合交通网络,推动合作区高效融入大湾区。

各位专家有何建议?

4.jpg

欧阳志云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 党委书记:建议对生态修复重大工程中,还要充分考虑城区的生态修复。在城区内我们有很多绿地、公园,要提升生物多样性、提升水涵养、提升气候调节等等。把提升这些方面的内容,作为城市国土空间治理和修复工作的重要任务。

5.jpg

周秋麟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二级研究员:第一,我认为必须搞好陆海统筹;第二,必须保护好海洋生态红线;第三,必须开展海洋的生态修复,建设蓝色海湾,使得我们在整个城市的发展过程当中,在经济 文化 社会都有增量的同时,海洋环境也不至于减量。

6.jpg

李晓江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更好发挥大湾区引擎功能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要理清思路、有舍有得,有效纾解特大城市非核心功能,为今后发展腾挪空间。深圳这版总规一定要做好两件事情,第一,严格的保护好我们十几年前划定的生态控制线,这个生态控制线的范围决不能退缩;第二,要把我们存量空间好好进行梳理,哪些功能我们应该发展下去,哪些功能我们应该坚定的纾解,我觉得这样的话,深圳才能用有限的空间来承载中央的新的使命。

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排名不分前后)

闫小培    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致公党中央专职副主席

李晓江    中央京津冀协同发展与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原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王  凯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邓红蒂    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副总工程师

欧阳志云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党委书记

王夏晖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副总工程师、生态规划部主任、土壤环境保护中心主任

周秋麟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二级研究员

林  坚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主任

王福强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产业规划部部长、研究员

杨东援    原同济大学副校长、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学会副主任委员

翟国方    南京大学城市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凌嘉勤    香港理工大学赛马会社会创新设计院总监、香港房屋协会副主席、原香港规划署署长

邓鉴锋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

唐  杰    原深圳市副市长、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管学院教授

徐扬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

郭仁忠    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长

陈湘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院长、原深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廖虹雷    深圳市本土文化艺术研究会原会长、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专委会副主任、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第二届副会长、中国民俗学会会员

南兆旭    自由撰稿人、出版人、倡导“在地关怀”,记录、保护居住地的生态

来源:深圳卫视深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