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将诞生以深圳为主阵地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发布时间:2019-09-22 01:30:04 文章来源:虚大科技管家 浏览量:2061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的发布,是深圳经济特区建设发展的又一里程碑,好比深圳的“二次创业”。其中《意见》指出,支持深圳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优势,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


QQ截图20190922010838.jpg

(深圳大鹏国家基因库)

先前笔者文章《第四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种子选手”深圳有多大把握?》,从中科院在湾区内布局大科学装置说开,分析了深圳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雄心壮志。那么,为何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对比上海张江、安徽合肥、北京怀柔这三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深圳又该怎么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湾区内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深圳是主阵地

深圳的科技创新资源多、条件好、水平高、潜力大,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占据了高光位置,深圳的区域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公共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汪云兴在接受深圳卫视&壹深圳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认为,根据《意见》,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意味着未来这个布局在粤港澳大湾区内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功能、核心设施会向深圳集聚,深圳也将加速培养国家创新系统的创新极,并带动全国创新发展。

说到辐射带动全国,深圳一直在领跑。

2019年上半年,深圳GDP突破1.21万亿元,同比增长7.4%。

2019年上半年,深圳高技术产业产值累计达11331.8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26%。

2018年深圳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增3185家,总量达14415家,仅次于北京。

2018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4.2%,与世界最高水平的以色列相当。

2018年深圳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1.8万件,连续15年居全国首位。


这一连串的数字不难看出,深圳在创新方面的领先优势正在扩大。

微信图片_20190922010730.jpg

(光明科学城效果图)


光明、河套有望成为“主阵地”中的“主阵地”

有专家认为,深圳的光明科学城,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有望作为“主阵地”中的“主阵地”,成为先行启动区。

目前,光明科学城已确定引入脑模拟与脑解析、合成生物研究、材料基因组、空间引力波探测、空间环境与物质作用研究、精准医学影像研究六大科学装置;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筹)已选址光明。

微信图片_20190922010739.jpg

在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广东省南方量子科技协同创新研究院、香港科技大学、深圳清洁能源研究院、中国(南方)知识产权营运中心、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展示交流中心等一批科技机构项目已经先后落户、签约。

记者还了解到,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方园区建设方,正积极加快启动区建设方案实施,首批两个项目:国有储备用地和福保生活服务公司用地(城市更新)计划在年内开工,为科研项目开展提供用地空间。此外,记者还从深圳市科创委了解到,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综合规划、产业规划、空间规划,正分别由深圳市发改委、深圳市科创委和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分别编制。为了尽快扩充空间规模,合作区采用多模式开发,包括净地开发、拆除重建、综合整治、微改造、环境提升等,以有机更新的手段逐步推进。

此外,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实力不可忽视,这里有科教机构创新载体350家,拥有深圳湾实验室、鹏城实验室两家省实验室,国家超算深圳中心等一批大科学装置,同时还有7所诺奖科学家实验室,这里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了600多家。专家认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面向的是产学研用一体化,深圳的产业优势、转化平台在这里体现。

微信图片_20190922010742.jpg

(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室)

深圳是“主阵地”,粤港澳大湾区还将形成“主副”结合的协同创新态势。广东省建设启动的三批共10家省实验室近乎覆盖了粤港澳大湾区广东省内的9个城市,此外,中科院在国家科技创新过程中的重要性独特,细数另外三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他们的大科学装置多数由中科院承建。事实上,近年来中科院也加速了其在广东省内的科研布局,目前仅在建、筹建、拟建的就有10大科学装置,这些将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提供强大支撑。

微信图片_20190922010746.jpg

(广东东莞 中国散裂中子源)


结合自身特点

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应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前提下,坚持差异化发展,实现各自的特色功能。

微信图片_20190922010749.jpg

(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作为我国首个获批的科学中心,其建设和发展侧重于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聚焦生命、材料、环境、能源、物质等科学领域,集中布局和规划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提升我国在交叉前沿领域的源头创新能力和科技综合实力,代表国家在更高层次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

微信图片_20190922010752.jpg

(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科学装置总览)


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注重基础研究,以建设大科学装置为核心,重点拓展与中国科学院的合作,共同建设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物质科学综合极端条件实验、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自由电子激光等大科学装置,聚集全球高端创新要素,实现基础前沿研究重大突破,建设世界一流的科技人才聚集区和综合型专业性国家实验室。

微信图片_20190922010757.jpg

(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科学装置总览)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聚焦信息、能源、健康、环境等四大领域,打造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超导核聚变中心、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合肥中心、联合微电子中心、离子医学中心、分布式智慧能源创新平台、大基因中心等七大平台,努力建设国际一流水平、面向国内外开放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微信图片_20190922010801.jpg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科学装置总览)

这些科学中心都是大格局定位,广视野发展,以体现国家意志、承载国家使命为使命,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把打造代表国家最高水平和国际一流水平的科学研宄基地作为建设目标。同时,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都重视重大科学装置建设布局,尤其是以地方独有的大科学装置群领航中心发展。再者就是尖端化集聚,大体量运行,均瞄准优势领域,集中尖端力量,积极争取筹建国家实验室。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还重视科教间融合,主体间联动,把“双一流”大学和学科作为重要任务,力图强化科教力量布局前沿学科群,并强调高端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把汇聚尖端人才群作为核心任务,提升学科领域实力和潜力。

微信图片_20190922010805.jpg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也呈现出这些特点,但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也必将有自己的定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事务学院院长宋伟认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虽然定位上是从国家战略层面出发,但其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地方,从区域与地方层面考虑,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应紧紧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充分发挥本土优势,提升地方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区域发展规划研究所所长刘祥认为,深圳的特色在于更多注重于产业化,科学中心的建设要和深圳目前一些主导产业和未来发展的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结合起来,比如深圳在生物、光源、通信领域,这些将是深圳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一个最主要的产业发展方向和研究内容。

此外,《意见》中还提到,支持深圳建设5G、人工智能,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未来通信高端器件、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领域创建制造业创新中心,在专家看来,这些都可能是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发展方向。

正在粤港澳大湾区内蓄势待发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备受外界关注,笔者认为,不仅仅是因为以深圳为主阵地,重要的是,汇集了粤港澳大湾区内9+2城市群的力量,它的未来,值得期待。